正在阅读:角膜供需长期失衡 科技助力打造心灵之窗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生物医药

角膜供需长期失衡 科技助力打造心灵之窗

2019-11-11 11:14:40来源:仪器网关键词:角膜病阅读量:3746
我要评论

  【仪器网 生物医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小到大这句话我们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但你知道吗?动物大脑中80%的知识和信息都通过眼睛来获取,由此可见眼睛对于动物体的重要性。但是如此复杂却重要的的器官面临的灾难却并不少,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结膜炎等多种眼部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体健康。
 
 
  眼角膜病是引起人类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目前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它可以使透明的角膜变得混浊,导致视力逐渐模糊、减退,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失明现象。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疾病的主要方法,由于角膜部位不含血管、淋巴等免疫组织,所以角膜移植的成功率远高于其他异体器官的移植,但是角膜供体的数量却严重短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约有400万人,但通过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还不足总人数的1%,仅为4000—5000例。
 
  长期以来,科学家也在不断寻找新的供体来源来缓解这一需求。人们首先将眼光转向了动物角膜,但由于免疫反应、难以去除病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告以失败。2018年6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们运用3D打印技术,将健康人体角膜干细胞与胶原蛋白和藻酸盐等物质混合,用极短的时间打印出人工眼角膜。但由于缺乏实体实验,因而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还有待商榷。
 
  但近日的一项科研进展为无数角膜病人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今年7月,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的西田幸二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首例iPS眼角膜移植手术。研究小组将iPS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薄片移植到患有上皮干细胞缺乏症的患者身上后,其视力成功得到恢复。
 
  据了解,iPS细胞全称是人工多能干细胞,从人体皮肤、血液或尿液等中提取的细胞,经过多能性诱导因子导入、培养,就能得到可分化成人体各种组织脏器并具有增殖作用的细胞。早在2018年,日本就已经获得了iPS对视网膜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的成功。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高桥教授研究小组的带领下,团队将25万个由iPS分化得到的网膜细胞移植到5位患者眼内,随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5位患者都维持了长期良好的视力,证明了iPS在再生医学上的安全性。
 
  iPS治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人体细胞的提取、体外培养、保存等都需要在特定要求下操作,多种仪器设备为此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其能够更快、更安全地运用于临床医学。此外,再生医学、3D打印以及基因编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将帮助人类战胜更多的重大疾病。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离心机、干燥箱、分液器等都是生物细胞与基因工程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
 
  相信随着iPS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眼角膜供体严重缺乏的问题将在未来得到彻底解决。人类也将会攻克不止眼角膜,还有其它器官病变、恶性肿瘤等疾病难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