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仪器人谈“推动高质量仿制药”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生物医药

仪器人谈“推动高质量仿制药”

2019-10-30 11:21:32来源:仪器网关键词:仿制药阅读量:4010
我要评论

  【仪器网 生物医药】昨天,人民日报就“加快生产高质量仿制药,推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发表了时评论,就医疗改革、居民用药的相关问题作出有一系列的解读,让小编受益匪浅。借此机会,小编也站在仪器人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聊仿制药和进口原研药之间话题。
 
 
  在不久之前,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发布了以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其中包括了肿瘤、罕见病等33种治疗用药,均为国内较短缺的药品,鼓励企业仿制并进入临床使用。当然,这些药或多或少符合到期未提出注册申请、临床供应短缺或者企业主动申报中的一个或数个前提,算是从尊重科研成果的角度尽可能的让百姓买得起用得上疗效堪比原研药的“好药”,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药物可及性的一种提升。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群众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仿制药接受度的提高。尽管现在来聊《我不是药神》有点过时了,但是这本电影的确在某些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药物平民化的发展进程。
 
  但是,这并非说明了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矛盾已经解除,事实上,从细节看,原研药和仿制药之间依旧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一方面,药物的研发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和大多数科研一样,药物研发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的支持;而从药理分析到动物实验,再到临床实验,本身又是一个十分严肃且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原研药的诞生所需要的高昂成本无可厚非,因为科研并非慈善,其中产生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都是无法估计的——而这也是药物初期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另一方面,药的目的是救人,如果病人用不起,那药物存在的价值就偏移了。对于一件商品,我们总说撇开性能谈价格是耍流氓,其实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医药领域,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撇开药效谈价格是耍流氓,但是反之,撇开价格谈药效又何尝不是呢?
 
  不仅如此,站在实用的角度,还有一个问题——贵的是原研药还是进口药?
 
  其实大家都清楚,原研药不等于进口药,也同样可能存在进口仿制药,没有人可以保证进口仿制药就会便宜。如今点开人民网自媒体的评论区,你依旧能看到许多担心“仿制药价格依旧承担不起”的回复,这恰恰说明了对于平民来说始终是一个硬门槛。此次目录所鼓励的,是我国企业自主仿制,但小标觉得,现在支持自主仿制药,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推进自主研发新药。
 
  目前进口原研药贵,追溯原因还是在于技术受限。如果能够做到自主研发新药,研发前期的成本可以通过居民税收结合国家支持来提供,后期形成的技术框架可以为后续研究所使用——一方面成本下来了,售价也会下来;另一方面,技术握在自己手里也更加有底气。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会议|《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药品包装座谈会》 会议日程

      随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颁布和施行,注射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大幕已经拉开。包装系统在注射剂药品中所占比重很大,直接影响注射剂药品的安全有效,所以原辅包产品的登记资料与维护也是药品注册的关键环节。
    2020-06-04 09:49:37
    2037
  • 网红药品存安全隐患 可不仅止痛这么简单

    药物安全一直是人民都比较重视的一类问题。去年七月份播出的《我不是药神》作为国内首例将医药现状引入到影视题材的电影,一举斩获票房和口碑的双项创新,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医药领域长久以来的窘迫态势。虽然21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其实大部分人都还停留在生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隐形“贫困”阶段。
    2019-10-31 11:15:35
    3606
  • 《我不是药神》票房破三亿 仿制药带给仪器行业的思考

    每一个看似荒诞不羁的故事,都有一个无可奈何的逻辑。原研药经过审批,贵吃不起;仿制药未经过审批禁售;生病了得吃药,没有药就只能等死。这是电影中现实与希望、法律与道德的强烈冲击所在。在现实生活中,该事件引起了社会轰动,间接推动了仿制药在我国的发展。
    2018-07-06 16:00:27
    1622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