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仪器报废后:除了丢弃,你还能做什么?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仪器报废后:除了丢弃,你还能做什么?

2019-06-12 14:12:30来源:仪器网关键词:科学仪器阅读量:4020
我要评论

导读: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小编谈到了一些判断仪器是否报废的方法,比如老化测试、温度试验。那么,确定仪器已经到了使用年限、无法继续“服役”的时候,应当如何处理呢?除了丢弃,还有没有其他方式?

  【仪器网 行业要闻】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小编谈到了一些判断仪器是否报废的方法,比如老化测试、温度试验。那么,确定仪器已经到了使用年限、无法继续“服役”的时候,应当如何处理呢?除了丢弃,还有没有其他方式?
 

 
  你愿意以旧换新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报废的仪器不要扔,拿来我这里换不锈钢脸盆!”开个玩笑,花了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回来的仪器设备,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换个不锈钢脸盆。不过,拿来以旧换新却不是不可能。现在很多科学仪器厂商都有推出以旧换新的活动,主要以折扣或者折价的方式。当用户购买厂商推出的新产品时,可以将旧仪器折价出售给厂商,获得相应的金额。也有一些厂商会提供给用户一笔购买新仪器的折扣,但是优惠幅度并不是很大。至于回收过去的旧仪器,厂商多半是对有用部件进行回收利用,或者直接翻新成二手仪器再次出售。
 
  比如,安捷伦长期提供以旧换新和回购服务,回购已经出售的安捷伦产品,经过翻新和认证之后重新出售。安捷伦认证翻新仪器经过严格测试,通过操作认证与性能验证,拥有一定的可靠性和为期一年的工厂保修服务,大致上与新品别无二致。如此一来,原来的仪器所有者可以在减少库存的同时获取一笔资金,而资金有限的用户也有机会以优惠的价格购得一款性能合格的安捷伦仪器。
 
  归根结底,厂商推出以旧换新的目的都是提高用户的黏度。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行业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用户从来都不会放弃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但也会对同一品牌的产品产生习惯和依赖。采取以旧换新、以坏换好之类的营销策略,就是促使用户在重新选择的过程中向自己这一方倾斜。另一方面,对于想要购买同品牌新品的用户而言,与其将旧仪器继续搁置在仓库落灰,或者当废铜烂铁低价处理去换“不锈钢脸盆”,还不如参与以旧换新。
 
  你听过仪器博物馆吗?揭开尘封的历史
 
  当绝大部分仪器躺在回收站时,还有一小部分旧仪器进入了博物馆,被好好珍藏起来。这些传统的旧仪器往往是“大块头”,占地面积大,款式老旧,大多数都不能再使用。但是,它们也曾经是当年非常先进的技术设备,为科学仪器乃至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过不小的贡献。
 
  如今,在一些大学或者地区的博物馆当中,还有机会看到出生于上个世纪乃至更早的传统仪器。比如,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有一间仪器博物馆,陈列着七十年代以来使用过的一些老物件,包括1979年安装至1999年退役的透射电子显微镜、1981年购置至2000年退役的光谱等等。同济大学的力学实验中心存放着一台生产于1880年前的跨世纪百年试验机,现在依然完好无损,还能正常开展拉伸试验。
 
  与此同时,一些科学仪器相关的会展活动也展出过传统仪器。此前,日本分析仪器展特别设置了传统仪器项目,旨在保存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科学仪器。岛津在1984年推出的分析仪器、日立高新70年代诞生的自动分析装置、日本电子1981年推出的电子显微镜,乃至1952年的体外诊断试剂盒、1917年的分析用滤纸,都有在展会上露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岛津液相色谱仪诞生50年,岛津特地举办了“寻找岛津古董级LC”活动,找回了两组诞生于1979年的液相色谱仪,也是十分激动人心。
 
  这些传统仪器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也有着宝贵的史料价值。尽管它们大多数都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很多零部件也都破败不堪,但是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到科学仪器漫长的发展历程。如果你的身边也有具有特别意义的仪器设备,不妨好好保存下来。说不定若干年之后,这些仪器会成为“时间机器”,为你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
 
  小结:能珍藏在博物馆中的科学仪器毕竟还在少数,绝大部分都逃不掉成为废铜烂铁的命运。不过,报废的仪器不能像普通垃圾一样随手一丢,随意丢弃的结果可能是对环境的破坏。确定仪器符合报废标准之后,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报废申请,批准后将仪器上交相应的废品库。处理人员可将已报废的仪器设备进行拆解,回收可利用的零配件,无用的废品再合理丢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