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莫让996成为行业常态 科学仪器从业者有话说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莫让996成为行业常态 科学仪器从业者有话说

2019-04-16 14:33:45来源:仪器网关键词:996阅读量:4268
我要评论

  【仪器网 时事聚焦】年初,某互联网企业在年会上公开宣布996工作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该事件过去两个月后余温尚存,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上传开。项目名称取自于“工作996,生病ICU”,意在揭露和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度。随后,人民日报针对996工作制发表评论员文章《强制加班不应成为企业文化》,阿里巴巴、京东等多家公司大咖纷纷就996工作制发言,将舆论一步步推向高潮。
 

 
你支持996吗
 
  996工作制下的挣扎:今天你加班了吗?
 
  虽然此次“996ICU”项目的发起人和支持者多为程序员,主要面向的也是程序员群体,但是国内处在996工作制重压之下的并非只有程序员。实际上,科研行业、分析测试行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潜规则”甚至“明规则”。
 
  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是家常便饭。别说996,就连711(早11点到晚11点、每周工作7天)都很常见。早些年有科学家统计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发现他们基本没有周末,也不分上下班,经常就是24小时待命。2016年,科学领域核心期刊《自然》杂志进行了一项面向12869名读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人一周工作超过60小时,甚至还有接近10%的人需要工作超过80小时。
 
  从事分析测试工作的朋友们则把工资低、加班多当成了这一行的常态。在相关论坛上不难看到,不少从业人员经常加班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下半夜。有些单位会按照工时提供加班费,但金额往往难以令人满意。有网友吐槽,每小时加班费仅为7.5元,现在外面兼职也至少有10元以上。也有网友抱怨单位不给加班费,只提供一顿工作餐或者将加班时间算作调休。然而,加班容易调休难,即便领导批准调休,也会扣除全勤奖。更何况,工作忙碌起来连周末时间都得来上班,调休根本不会批。
 
  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加班现象并没有程序员那么普遍,一些技术岗的工资水平也很高。不过,笔者在某企业点评网站调查了数十家仪器企业,发现部分公司也存在加班严重、出差偏多、待遇较差、氛围压抑等情况。然而,很少有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加班工资或者其他令人满意的待遇。值得一提的是,遍观各大仪器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能适应出差”是常见的一条要求。实际上,频繁出差是不少从业人员选择转行的理由之一。相比于996式的加班,“时刻在路上,有家不能回”也相当劝退。
 
  逃离、反抗or顺从:科学仪器行业众生相
 
  尽管有些企业高管依然辩称996为一种“狼性”的企业文化,争相为其披上勤奋、奉献、拼搏的道德外衣,但是每况愈下的健康、无暇顾及的家庭、单调乏味的生活,已经将一部分人慢慢推离996的世界。不少从业人员认为,加班在所难免,但是能不加班就尽量不加,毕竟没有多少加班费。况且,在实验室待久了对身体不好,加班付出的健康代价无法弥补。现在,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离职,转而选择工资较少但是不需要加班的清闲工作。逃离996,逃离北上广,甚至逃离原来的行业。
 
  更多人依然在岗位上日复一日地996着,不舍得放弃工作,也不愿意继续加班。他们努力发声,希望单位能够取消996工作制,或者至少能够给予足够的待遇。当然,也有少数人埋头主动加班,全情投入工作之中,不在乎有没有加班费或者调休。他们将加班视为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当成职场竞争的额外筹码。因此,通过动员所有人来抵制996工作制,并不可行。总会有人希望通过加班来获取领导的认可,力图在绩效考核当中更胜一筹。如此一来,即便不想加班的人,也不得不“被加班”,避免被裁员或者降薪。
 
  归根结底,能否改变996的局面,还要看的意思。华科仪总经理边宝丽曾经提出,人就应该快乐的工作,从不希望员工周末加班,如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公司流程出现了问题或者公司没有好产品来支持自己的利润率。然而,拥有同样想法的毕竟还在少数。更多企业依然将加班作为绩效考核、升职加薪的隐形指标,在办公室大肆鼓吹狼性文化、加班文化,甚至希望普通员工能够像股东一样关心公司,上下班都要24小时待命。
 
  在2019年劳动节到来之际,希望所有人都能重新记起这一节日的由来。百余年前,一群不堪重负的劳动者为实现“每天工作8小时”而奋起反抗,终逼迫资本家做出让步。今天,996工作制却让这一切倒退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湖北2566家实验室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近日,2025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高质量发展交流培训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湖北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年度报告(2024)》,湖北2566家实验室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2025-04-28 08:42:19
    5675
  • 第十三届武汉科教装备展明日启幕:光谷筑梦 科创领航

    3月20—22日,第十三届武汉国际科教仪器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将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教育装备与高教数字化成果”“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三大专题为核心,汇聚赛默飞世尔、岛津、华为、科大讯飞等300家国内外顶尖企业,展示分析测试、光学仪器、智慧实验室等前沿技术。
    2025-03-24 10:31:37
    16439
  • 第十三届武汉科教装备展启幕:光谷筑梦 科创领航

    3月20—22日,第十三届武汉国际科教仪器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将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教育装备与高教数字化成果”“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三大专题为核心,汇聚赛默飞世尔、岛津、华为、科大讯飞等300家国内外顶尖企业,展示分析测试、光学仪器、智慧实验室等前沿技术。
    2025-03-21 09:49:12
    16134
  • 出资2000万元设立高精尖科学仪器公司,雪迪龙促进国产仪器发展

     2月21日,雪迪龙发布公告,宣布与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聚睿众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一家名为北京同创高精尖科学仪器创新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
    2025-03-03 15:29:27
    20635
  • 事关科学仪器!2025年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申报开始

    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围绕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生命健康、能源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运载系统等重要领域,选拔和培育各类颠覆性技术。
    2025-03-03 15:27:18
    18661
  • 2025南京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CESEE)即将盛大开幕

    南京科教博览会于3.21日在南京盛大开幕。
    2025-02-24 18:06:35
    20470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