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CIOAE首日精彩继续 更多主题报告纷至沓来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会展报道

CIOAE首日精彩继续 更多主题报告纷至沓来

2018-11-22 11:04:25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环境监测阅读量:4402
我要评论

导读:2018年11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论坛暨展览会”(CIOAE 2018)在学界与业界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将陆续举办70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及壁报交流。

  【中国仪器网 会展报道】2018年11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论坛暨展览会”(CIOAE 2018)在学界与业界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拉开帷幕。本届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将陆续举办70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及壁报交流。
 
主题报告会现场
 
主题报告会现场
 
  经过简短而隆重的开幕仪式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文清院士、哈希公司工程师翟国栋、西门子产品经理沈毅、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钟声副部长、赛默飞化学分析部马颢珺等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午后,更多主题报告纷至沓来,中国仪器网特别摘录了部分报告内容,为行业人士展现大会盛况。
 
  题目:抗生素类的环境污染、处理与监测
 
  报告专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齐文启研究员
 
  报告人指出,目前关于医药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报道还比较少。我国对生活污水排放甚至医院、医疗研究单位的排放污水也没做相关项目的检测。地表水和饮用水质量标准中也没有设计各类污水排放标准。我国常用100余种抗生素,保守统计,人均每年使用138克。同时,我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青霉素类和土霉素类产量都超过世界总产量的60%。某些“速生鸡”至少要喂食18种抗生素类药物。可见,这类医药品污染处理与监控的任务十分繁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齐文启研究员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齐文启研究员
 
  随后,报告人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研究情况,以及上关于抗生素的监测分析方法及调查结果,包括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于污水、医药品、化妆品、卫生用品等方面的研究。谈及城镇污水处理对医药品和去处效果及影响,报告人列举了目前研究的几大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生化法、好氧生化法、活性污泥结合絮凝沉淀和过滤法、活性炭依附等。报告后,他针对研究作出总结,并为职能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尽快研究抗生素分析方法、从法律上严格禁止民众滥用抗生素、研究切实可行的含抗生素类污水处理方法等。
 
  题目:固定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应用于比对监测实践
 
  报告专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宋钊工程师
 
  报告人在演讲中主要介绍了管控背景、手工比对监测、思考和展望三大部分的内容。他首先介绍了目前的国家要求,即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上海市等地区颁布的地方规定。目前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技术包括手工监测、现场便携监测两类,前者主要进行手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仪器分析,后者则采用样品采集、现场仪器分析的方式。在监测技术方面,主要涉及样品采集、现场便携监测以及FID、PID、催化氧化-NDIR、GC等VOCs在线技术。目前,也存在一些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问题,包括气袋材质、企业工况问题、气袋吸附渗透等。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宋钊工程师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宋钊工程师
 
  后,报告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他认为,应当基于“光化学反应活性贡献、有毒有害污染物、恶臭污染物”分类梳理,明确管控的VOCs范围及边界条件,制定豁免清单;针对污染源排放,建议使用FID测定总氮氢作为污染源排放VOCs的综合表征方法;基于不同污染源类型排放特征统一VOCs监测的QA/QC技术要求等等。
 
  题目:水中VOC和SVOC的在线分析技术
 
  报告专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亚风研究员
 
  报告人首先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定义,即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其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摄氏度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TVOC)。水中常见VOC种类包括烷烃和烯烃、卤代烃、芳烃、酚类和其他。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则指的是沸点一般在250-550℃之间的有机物,大部分SVOCs容易吸附在颗粒物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亚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亚风研究员
 
  目前主要采用吹扫捕集技术进行提取,即用流动的气体将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吹扫”出来,再用一个捕集柱将吹扫出来的物质吸附下来,然后经热解吸将样品送入GC或GC-MS分析。其中样品气脱水可以脱除吹扫过程带出的水蒸气,保留VOC组分。泡沫控制方面,商品化仪器一般可选配泡沫/气泡传感器以及泡沫消除手段。另一项技术为膜萃取/微捕集,主要采用无孔膜或多孔膜进行萃取,比如涂覆多孔钛快速固相微萃取技术。除了讲解膜萃取/微捕集方面的技术原理,报告人还展示了此前研发的相关技术成果以及实际应用。
 
  题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控制及日常维护
 
  报告专家: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陈诚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控制及日常维护,报告人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日常运行维护(基本要求、日常维护、故障检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量值溯源和传递、仪器校准、性能审核)、数据有效性判断(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的判断标准)。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陈诚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陈诚
 
  在日常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方面,他主要提出了三点,分别是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器应连续运行,停运超过三天以上需经批准;更换仪器设备需在1周内向主管部门报备;监测仪器主要参数与仪器说明书要求和系统安装验收时的设置保持一致。此外,监测站房及辅助设施需要定期巡检,至少每周一次。故障检修方面,报告人提出,需要在每次维修完成后进行仪器校准;对检修情况进行记录和存档;备用仪器数量不少于在用仪器总数的四分之一等等。
 
  在演讲中,报告人还介绍了颗粒物分析仪准确度审核、气态污染物校准等检修维护方法,以及数据管理、数据有效性审核等数据处理方法。后,结合相关环境监测案例,报告了目前江苏第三方质控检查的成果。
 
  题目:物联网时代水质在线仪器新技术及智能运维
 
  报告专家: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张迪生研究员
 
  本报告主要分为物联网时代、物联网在环保中应用、水质仪器新技术以及智能运维四部分。报告人首先对物联网进行了解读,他提出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谈及物联网的应用,他主要介绍了六大方面,分别是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水务、智慧能源环保和智慧农业。目前,物联网在环境保护中主要面临六个问题:灵敏度、准确度;低速率;多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应用与产业化问题;人才相对匮乏等。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张迪生研究员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张迪生研究员
 
  接下来,报告人介绍了水质在线仪器新技术,即新的测量原理、智能化、设备的自主学习、增加软件和数据处理技术。他认为,未来水质在线仪器将朝着运行可靠、故障解决快、建设运营成本低、仪器小型化、准确测量等方向发展。
 
  后,报告人重点提出了智能运维的概念。他认为传统运维存在一些问题:被动低效的运维;缺乏运维工具,无法集中管控;运维数据的价值无法充分挖掘;运维过程无流程或流程不成体系等。智能运维可以从面向业务异常检测、全局关系视图、KPI可视化、动态阈值思想、全流程管理、立体化监控几大切入点入手。此外,报告人还提出了智能运维的五大意义:科学决策支持、简化故障诊断、快速应变、降低人力成本和减少管控压力。
 
  题目:微量水在线分析技术研究及仪器开发
 
  报告专家:重庆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唐德东
 
  报告人从微量水分检测背景入手,分析了工业气体和天然气行业的水分检测需求。随机谈到目前微量水分检测技术需攻克的难点,他认为现有技术主要体现在“难”和“贵”问题上,工业环境条件也十分苛刻。
 
 重庆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唐德东
 
重庆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唐德东
 
  就微量水在线分析仪器开发领域,报告人首先介绍了微量水测量原理以及传感器技术研究,包括高精密微量水传感器、低含量在线检测技术。他分享了自己在取样与样气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介绍了高压天然气在线采样器的结构和特点。随后,报告人针对微量水在线分析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解了仪器气路系统设计与开发、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并将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设备进行比较。后,他展示了研发的部分微量水在线分析仪产品,简要介绍了相关资质、产品推广、公司成立、应用案例方面的情况。
 
  目前,“第十一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论坛暨展览会”首日的主题报告会已圆满结束。在第二个大会日,会议将同期召开四大专题报告会,邀请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莅临参观。届时,中国仪器网也将继续报道专题报告会的盛况,请继续关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