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生态环境部发布两项水中油测定监测方法标准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生态环境部发布两项水中油测定监测方法标准

2018-10-22 16:04:13来源:中国仪表网关键词:水中油测定阅读量:2809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自2013年列入计划以来,水中油标准的修订就一直备受关注,曾征求过意见的方法包括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两项水中油测定的监测方法标准。
 
  原标准《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采用的萃取剂四氯化碳是《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附件B第二类受控物质,为推进《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进程,实现我国关于2019年1月1日起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CTC)的承诺,满足现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监测要求,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规定了测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红外分光光度法。本标准是对《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的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修改方法适用范围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修改“总油”名称为“油类”;修改萃取剂为四氯乙烯。
 
  经过对技术路线和替代萃取试剂的认真研究,终选用四氯乙烯替代即将禁用的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并对四氯乙烯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进行了反复研究。但由于更换萃取剂后,方法的测定下限较高,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12)标准中Ⅰ-Ⅲ类水质限值的监测要求,因此又开展红外法等的转化研究。
 
  红外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以四氯乙烯作为萃取剂替代破坏臭氧层的四氯化碳,有利推进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进程,为保护臭氧层做出贡献。修订后的标准术语表达更加科学准确,试样的制备方式更加灵活。但方法检出限比原标准升高,适用于污水中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规定了测定水中石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萃取剂为正已烷,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
 
  本标准引用的文件有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于运输;HJ 493 水质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T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紫外法灵敏度高,设备普及率高,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且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要求,能确保方法使用中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996年以前我国环境监测中石油类测定采用石油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一定程度可保证水质石油类测定的延续性。
 
  2019年1月1日以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水中油检测仍将使用红外测油仪,而对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等较为干净的水,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仪器。(更多详情请见附件)。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