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大数据时代来临!我国基因测序产业链格局如何?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生物医药

大数据时代来临!我国基因测序产业链格局如何?

2018-10-12 10:15:06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基因测序阅读量:6165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生物医药】近日,华大基因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发布了一项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揭秘了中国人群的基因遗传特征。其中有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南方人免疫力更强、体味更重。这不仅引发了网友的调侃,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这个大数据研究成果靠谱吗?在数据分析上是否足够客观?
 

基因测序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科学界就开始涉足“人类基因组计划”。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仪器的广泛应用,各国基因数据量呈现倍数增长,采集数据的工作不再繁重。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逐步迈入“大数据时代”,对基因组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更加。产业链中游的数据分析工作关系到下游基因测序的实际应用,因而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述提及的这项研究成果正是我国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中国基因组展开的数据分析,展现了当前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成果。
 
  有目共睹,从诞生到逐渐成熟,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势头只增不减。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基因测序市场将达到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其中我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速明显,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成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年到2016年,我国基因测序收入每年以63.6%的速度增长。预计2018年我国基因测序收入将达到80亿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将突破150亿元。将数据与我国数据两相对比,不难看出我国在基因测序市场中的地位。
 
  不过从基因测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发展来看,我国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基因测序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厂商、中游测序服务机构及生物信息分析机构和下游医院、制药企业、高校研究所等构成。目前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我国国内,上游的基因测序仪和配套试剂依然是整个产业链当中技术壁垒高的部分。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基因测序上游企业仅40家,占整个行业的12.23%,而且多为成立不到五年的初创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也导致国内基因测序仪和配套试剂多从国外厂商进口,国产设备难有立足之地。可以说,上游技术实力的薄弱,从根本上桎梏了我国基因测序自主创新道路的延伸,打破国外寡头在国内的垄断格局成为当务之急。
 
  与上游情况相反的是,目前处于基因测序产业中游的服务商在国内有166家,下游应用端有121家,分别占50.76%、37.00%。大部分基因测序企业在中下游展开激烈竞争,从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迪安诊断、药明康德等国内企业均为处于产业链中游,为下游应用市场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不过,同为产业链中游的生物信息分析,也就是前文提及的数据分析,依然是行业内的一大难点,但也是发展潜力很大的一块业务。目前,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能提供生物数据云计算服务的企业,荣之联与另一大基因测序巨头——华大基因正在合作开展相关服务。相信在这批创业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之下,我国基因测序数据分析领域将迎来发展良机。
 
  相对于上游短期内难以打破的国外寡头垄断格局以及中游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下游应用服务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基因测序服务开始从科研级、临床级走向消费级。虽然临床检测和科研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消费级市场规模的发展已然不容小觑。
 
  不过,诚如文章开头网友对基因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的质疑,目前消费级基因测序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和信赖。只有解决当前定价不透明、项目质量不一和基因检测结果数据分析较差等问题,消费级基因测序市场才能降下“虚火”,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中国基因测序能否在世界市场一马当先,还需拭目以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又一批科技企业完成千万级融资 科技助力企业腾飞

    小编在本文中整理了近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的科技企业。
    2025-03-25 10:14:50
    19549
  • 地方工信快报来了|深圳、重庆、武汉......

    作为与智慧城市行业息息相关的行业,工信领域近期有哪些新动向,一起来看看!
    2025-03-06 10:14:33
    18823
  • 地方工信快报来了|湖北、北京、广东......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进步在重塑着我们的日常。最近,城市发展有哪些动态呢?小编在本文中做了整理,一起来看!
    2025-02-08 10:14:41
    19805
  • 深圳拟立法鼓励基因测序技术研发 扶持相关产业发展

    11月12日,深圳新兴领域重要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2021-11-23 14:15:50
    1472
  • 让数据孤岛连成大陆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价值,电商行业作为利用大数据立足的代表行业,在刚过不久的“双十一”以超8894亿(天猫5403亿元、京东超3491亿元)的成绩证明了这一点。
    2021-11-12 14:45:01
    3262
  • 数字化时代 近红外光谱分析与大数据撞出火花

    随着近红外光谱仪中所使用的检测器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拓展,近红外光谱的个性化建模也可望成为现实。它必将大幅提高终端的分析能力,同时,又可以提高基于大数据的近红外光谱的数据的质量以及精确度。
    2021-01-29 10:53:30
    3917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