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全国爱牙日:牙齿问题不容忽视 科学仪器把脉健康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生物医药

全国爱牙日:牙齿问题不容忽视 科学仪器把脉健康

2018-09-21 10:03:14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全国爱牙日阅读量:4290
我要评论

导读: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牙齿疾病只会影响牙齿本身,多影响进食,大不了拔了换假牙。实际上,牙齿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或者加剧全身心疾病。

  【中国仪器网 生物医药】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牙齿疾病只会影响牙齿本身,多影响进食,大不了拔了换假牙。实际上,牙齿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或者加剧全身心疾病。
 
全国爱牙日

全国爱牙日
 
  譬如,国外有研究发现,呼吸道、胃肠道乃至心脏病都与牙周病有着相关性,患有牙病的人得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概率高于牙齿健康者。这意味着,牙齿健康已经关系到了全身健康。保护牙齿,刻不容缓。
 
  拔牙:从传统器械到无痛微创
 
  小编以前看过一段相声,里面说的是过去有个人牙疼去找路边摆摊的牙医帮忙,但是这个“牙医”拔牙用的不是什么精密设备,而是普通的老虎钳,后来还用上了吓唬人的方式。他在病人的牙齿上绑上一根细线,然后将线的另一头绑在桌腿上,再冷不丁放个炮仗。病人受到惊吓之后猛地一蹦跶,牙齿也就硬生生拔掉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听就觉得牙疼,所幸现代牙科拔牙的技术和设备先进多了,可以做到更加安全、卫生、。
 
  传统的拔牙设备主要包括拔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等医疗器械。顾名思义,拔牙钳是主要的拔牙工具。根据牙齿生长位置不同,一般采用对应的拔牙钳。牙挺是用于在拔牙前将牙挺松,方便牙齿拔出。牙龈分离器则是用于分离牙龈,以免牙龈在拔牙时受到损伤。随着牙科技术的进步,目前超声骨刀、涡轮手机等无痛微创拔牙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为患者减轻了拔牙的痛苦。
 
  洗牙:超声波洁牙机来帮忙
 
  现代人对牙齿的美观越来越看重,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定期去牙医那儿洗牙。过去传统的洁牙方式是用刮匙、锄形洁治器、镰形洁治器、锉、凿等器械进行手动清理。现在一般采用超声波洁牙机作为洗牙工具,利用频率为20Hz以上的超声波震动,洁治和刮治牙石、牙菌斑。早起的超声洁牙机采用压电超声波发生器,成本低廉,设备体积小而且很轻便。后来,磁致伸缩超声波洁牙机的诞生,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对牙齿的影响也更小了。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家用超声波洗牙机,操作十分方便,价格也较为便宜。但是,这类家用医疗器械仍存在一定缺陷,假冒伪类产品也比较多。患者使用不当,可能反而会造成牙齿损伤。此外,每年定期洗牙一次的习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群。可能有些人不到几个月就需要去除牙结石、牙菌斑,而部分人群超过一年牙齿仍然比较洁净。因此,定期接受牙科检查是个好习惯,但是否定期洗牙还是要因人而异。
 
  根管治疗:多种医疗器械“齐上阵”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缺乏正确的用牙和洁牙习惯,容易导致牙周疾病,严重时会感染牙齿根管,不得不需要接受痛苦的根管治疗术。这种手术主要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无,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牙齿根管治疗所需要用到的器械,主要包括探测器械(根管探针、根尖定位仪)、根管预备器械(拔髓针、根管钻、扩孔钻、扩孔锉)、根管充填器械以及多用途设备(超声根管仪、根管治疗机)等等。治疗步骤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预备、消毒、充填。治疗前还要采用X光机拍摄X射线照片,从而确定患处结构,得以制定手术方案。一般来说,根管治疗术需要2-4次就诊才能完成,一旦次清理未能去除感染物,之后可能还需要拔牙。为了避免牙齿根管感染,平时一定要注重牙齿清洁和保护。
 
  除了拔牙、洗牙和根管治疗之外,牙齿的美白、矫正也相当常见,所要应用到的仪器设备也是多种多样。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上升,牙科仪器不断突破创新,力求更加稳定、耐久、安全、多功能、高速度和小型化。相信未来牙科领域的医疗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看病负担也将随之减轻。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能够更加重视牙齿健康,养成良好的用牙习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