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病毒数量匪夷所思 了解病毒是关键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病毒数量匪夷所思 了解病毒是关键

2018-09-28 10:13:38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病毒阅读量:3946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导读:近日,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称,本来保障人们出行安全的机场安检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可怕的危害——病毒。报道称,根据相关科学家近年来研究发现,用于盛放安检物品的托盘上被多次检测出病毒的痕迹,而且病毒种类及数量甚至超过了厕所。据悉,这项研究结果给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公共场合设计及卫生技术改进的新思路。
 
 
  事实上,对于公共物品的卫生,居民一直抱有的是怀疑的态度,但这次的报道却依旧让读者感到震惊,面对公共场合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的物品,人们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呢?
 
  从病毒危害浅谈公共卫生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病毒都是有害的,但是那些有害的病毒却给人类带来过不少的麻烦。而如果要聊病毒的危害,其中较为严重的一部分就是病毒让人类、动物、植物产生病变,而这些引起的终结果都是影响人类生活健康与品质。
 
  首先是病毒引起人体病变。生病应该是人体能够直接感受到病毒威胁的情况之一了,与病毒有关的疾病有很多,它可能是普通的流感也可能是神经组织疾病,如狂犬病。而说到病毒引起的病不得不提天花,不可否认在疫苗出现前,天花的传染性及致死率足以给相关病毒冠以死神的名号。
 
  其次就是引起动物、植物病变了。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一旦受到了病毒影响,对人类就存在两种明显的威胁。其一就是传染性,病毒传播性极强,而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联不可忽视。换言之,病变的动物和植物很有可能是病毒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此外,病毒还可能引起食物减产,对居民的食物资源产生威胁。
 
  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于活细胞的非细胞型生物,同时病毒又特别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这也使得公共物品成为了病毒“友好的中介”。很多时候,我们会以“是否干净”作为判断公共场合、公共物品的标准,但是,病毒并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换言之,即使你拿着发大镜确认了物品的干净,也无法确定上面是否存在治病病毒。所以小编以为,针对细菌的危害,现在公共卫生存在的大问题是如何有效的从病毒层面判断公共卫生干净与否。
 
  有害病毒的防治 研究方法和研究病毒并行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相关科研人员已经卫生技术及公共场合的设计上寻找减少病毒危害的方法,针对病毒防治,研究解决方法和研究病毒应该并行。研究解决方法不难理解,但为什么要研究病毒呢?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如果不了解病毒的机理,想要避免病毒防治和传播几乎不可能,就更不用谈寻找解决方法了;另一方面,病毒本身也存在好坏,也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小编前文提到过的天花为例。作为一种致命的疾病,解决天花问题的关键在于疫苗的出现,而疫苗本质也是一种病毒。研究病毒、运用病毒很多时候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
 
  公共场合卫生需要多方面处理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想要做到实时监控物体表面病毒情况,依旧不太实际,所以公共场合卫生还是离不开多方面协调。一方面,公共物品应该定期消毒,并配备一定的辅助物品,譬如飞机、动车上洗手间提供的一次性纸垫;另一方面,养成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居民因为“大大咧咧”而受到病毒伤害。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远古巨型病毒复活 电镜成像解密感染机制

    近日,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家团队利用结构和组学技术揭示了巨型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过程。借助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可靠模型用于研究巨型病毒,并且首次鉴定了几种负责协调感染的关键蛋白。
    2020-05-21 10:24:53
    3247
  • 保护野生动物 需立法以扫除“滥食”恶习

    肺炎病魔肆虐了一个月之久,疫情终于逐渐被遏制,全国多地如今都持续零增长,我们终于就快赢得了胜利。回首这次防疫大战,个人层面来看,大家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而从国家层面来说,对于经济等各方面冲击也都是相当大的。
    2020-03-04 13:31:48
    4178
  • Webinar-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网络研讨会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扩大,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全力抗击疫情。
    2020-02-18 11:28:20
    2497
  • 科学战“疫” 理智对待 气溶胶传播尚无证据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任何有关疫情的字眼都牵动着人们的心,也不断有新的疑问萦绕在人们心中。“为什么有些患者会多次出现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情况?”“生活中该如何正确进行消毒?”“口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消毒才能反复使用?”这些问题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2020-02-12 11:35:59
    2033
  • 阻止病毒空气传播 有比口罩更好的办法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非热等离子体反应器,通过产生非热等离子体使病毒无法侵入宿主细胞。在实验室和牲畜设备的测试中,非热等离子体反应器可以去除空气中99.9%的测试病毒,其中绝大部分消毒效果是由于灭活了存在的病毒。
    2020-02-12 10:08:54
    5981
  • X射线晶体学 照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

    虽然已经知道2019新型冠状病毒长什么样,但对病毒结构研究来说,这只是起点。为了了解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研究者必须更深入地解析病毒的微观结构,特别是关键蛋白的结构。
    2020-02-07 10:10:20
    5253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