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打造科学仪器的反射弧!传感器千亿市场等你角逐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打造科学仪器的反射弧!传感器千亿市场等你角逐

2018-09-09 12:05:25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传感器阅读量:3437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了解膝跳反应的朋友们,一定懂得人类反射弧的相关知识。人类的感受器在感受到一定刺激时会产生兴奋,这种兴奋会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由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经过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之后又将产生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传感器千亿市场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仪器也能拥有这样一套“反射弧”。在一套系统当中,充当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是线路,中枢神经是计算机或者其他处理器,会作出反应的终端设备则充当效应器。作为感受器的传感器可以说是整个系统中为关键的部分,它能否成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以及是否存在误报或者漏报,决定着科学仪器的度。有句话叫做,征服了传感器,就等于征服了科学技术。对于依赖着传感器的科学仪器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
 
  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普通人对于传感器的原理所知甚少,但是日常生活中一定没少接触过利用传感器制成的科学仪器。例如天花板安装的火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器、卫生间里的自动冲水装置、交警手中的酒精测试仪、用于屋内甲醛检测的气体分析仪等等。无处不在的传感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着便利,也同样在工业自动化、生物工程、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军事国防、航天航空等等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升温,大大带动了传感器市场的强势增长。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480亿元。短短五年后的2016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126亿元。2017年增至1300亿元,同比增长15.45%。预计到2020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
 
  企业“重量不重质”?国内传感器市场遭垄断
 
  庞大的市场规模为广大传感器制造企业创造了不小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无论是老牌高科技企业还是新兴的创业公司,都对传感器行业十分感兴趣。国内开始出现区域性的传感器企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这些区域涌现出大量从事传感器业务的企业,但其中真正能够做出自主产品的却是少之又少。
 
  或许是出于对传感器市场的抢占目的,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缺乏足够深厚的技术根底,本着“拿来主义”直接采用国外技术和元件进行加工。速度快于同行,但产品却远远逊色。总体上看,国内传感器产品产量不低,细究质量却并不高,也就是所谓的“重量不重质”。在此局面下,真正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传感器制造企业“独木不成林”。大量小散乱企业的存在,导致国产传感器始终徘徊在低端范畴,失去了中产品市场。在此期间,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海外企业站稳了国内的垄断地位,无数国产科学仪器被装上了外国“芯”。
 
  国产品牌替代空间大!国内企业需走出“舒适圈”
 
  不过,市场遭遇垄断的反义词就是替代空间大。与其他市场总体规模太小的行业相比,国产传感器应当庆幸本土市场只是“暂时”为他人所占据。想要重新夺回本土市场,甚至走到别人家里抢生意并不是不可能的。目前,国内不少传感器企业正在努力追赶国外企业,从材料、结构和性能改进三大方面着手创新。有行业人士指出,未来国产传感器在材料方面需要从液态向半固态、固态方向发展;结构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性能向检测量程宽、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寿命长久方向发展。
 
  创新的路径很多,但是都需要企业拥有支持自主创新的经营理念、政府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科研机构提供基础和前沿研究。目前,我国高校院所尤其是大学,是传感器研发的领头者。加强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国内传感器制造企业打破创新尴尬的有效途径。同时,科研机构还可以为国内企业输送高素质传感器人才,改善行业内人才匮乏的窘境。当然,重要的还是广大传感器制造企业能够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走出低端生产的“舒适圈”。未来中国传感器千亿市场谁与争锋,且看国产品牌如何角逐!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湖北2566家实验室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近日,2025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高质量发展交流培训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湖北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年度报告(2024)》,湖北2566家实验室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2025-04-28 08:42:19
    5675
  •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传感器品类和数量将迎来双增长

    传感器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系统的核心组件,作为人形机器人实现检测和控制的首要环节,是机器人系统获取外界状态和自身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机器人迈向自主化、智能化的基础。
    2025-03-31 10:19:27
    16827
  • 第十三届武汉科教装备展明日启幕:光谷筑梦 科创领航

    3月20—22日,第十三届武汉国际科教仪器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将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教育装备与高教数字化成果”“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三大专题为核心,汇聚赛默飞世尔、岛津、华为、科大讯飞等300家国内外顶尖企业,展示分析测试、光学仪器、智慧实验室等前沿技术。
    2025-03-24 10:31:37
    16439
  • 第十三届武汉科教装备展启幕:光谷筑梦 科创领航

    3月20—22日,第十三届武汉国际科教仪器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将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以“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教育装备与高教数字化成果”“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三大专题为核心,汇聚赛默飞世尔、岛津、华为、科大讯飞等300家国内外顶尖企业,展示分析测试、光学仪器、智慧实验室等前沿技术。
    2025-03-21 09:49:12
    16134
  • 出资2000万元设立高精尖科学仪器公司,雪迪龙促进国产仪器发展

     2月21日,雪迪龙发布公告,宣布与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聚睿众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一家名为北京同创高精尖科学仪器创新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
    2025-03-03 15:29:27
    20635
  • 事关科学仪器!2025年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申报开始

    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围绕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生命健康、能源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运载系统等重要领域,选拔和培育各类颠覆性技术。
    2025-03-03 15:27:18
    18661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