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招投标活动猫腻多 仪器仪表厂商需“接招拆招”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招投标活动猫腻多 仪器仪表厂商需“接招拆招”

2018-09-06 11:51:59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仪器仪表阅读量:3783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尤其是在仪器仪表行业当中,招投标活动一直都相当频繁,采购金额少则几十万,多达上千万甚至破亿。不少制造商及经销商都会为此耗费大量精力,一旦中标尤其是中了大单,不仅能够提高业绩,还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度。
 

仪器仪表招投标
 
  “鸭腿标准”竟成“机床标准” 招投标活动猫腻多多
 
  可能不少刚刚进入行业的仪器仪表人士会认为,只要产品性能达标、质量过硬、价格优惠就能成功中标。实际情况是,部分招投标项目存在着种种猫腻,不光是投标方,招标方也会在其中动手脚,部分监管部门也会存在失职现象。
 
  比如,近期某地营养餐配送项目三次招标出现多处纰漏,引发两场官司,其中存在的各种荒唐问题令人咋舌。首先,代理公司发布的招标文件中竟然错将“鸭腿标准”写成了要符合GB/T23568《国家标准》,要知道这一标准并非食品标准,而是国家工业机床标准。后来此次招标又曝出代理公司不肯退换投标方的120万元保证金,投标方在提起诉讼之后过去近一年才拿回来保证金。在之后的两次招标中,还有一家投标企业指出“评委没有翻阅其标书原件”,另一家企业也投诉招标方行事不符合程序。三次招标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有招标方和代理公司的“锅”,还有监管部门的责任。在仪器仪表行业的招投标活动中,此类招标文件出错、标书有纰漏等不符合程序的问题也曾发生过,这就需要仪器仪表厂商在投标的过程中擦亮自己的双眼了。
 
  仪器仪表厂商需擦亮双眼 接招拆招维护市场秩序
 
  上述提到的例子虽然是近期发生的,不过并不属于仪器仪表行业范畴。下面提到的一些案例都是行业内的,可以给经常投标的仪器仪表厂商提供借鉴,避免再次遭遇相同的情况。
 
  一家仪器仪表设备供应商在参加招标采购项目时,称中标的另一家供应商采取了虚假应标的非法手段谋取中标。他们认为招标文件中对离子色谱仪的技术要求较高,只有国外某品牌的离子色谱仪才能符合要求,这家供应商所投低端产品并没有达标。此案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中标公司所投产品是否能够实质性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要求,这也是仪器仪表行业招投标活动的难点所在。由于仪器仪表产品型号种类众多,非专业人士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这就需要投标方提供充分的证据,避免受到质疑。同样,当发现有投标方存在虚假应标的情况,仪器仪表厂商也要拿出自己的证据,积极投诉举报,维护招投标的公平性。
 
  此外,熟悉仪器仪表招投标要求的行业人士一定会发现,国内众多项目的招标文件中,往往会写明某些仪器产品只接受进口,或者国产仪器不符合要求故而选择进口。只有少数中低端仪器产品才会在文件中写上“只接受国产仪器”,这也是出于国家对国产仪器的扶持政策。在以往的招投标活动中,国产仪器厂商也多次质疑招标方为了排斥国产仪器而“设门槛”。比如,某国产仪器厂商曾指出,某单位在招标论证中定义“国产微波消解仪均为家用微波炉改装而成”,为招标产品设置不合理的技术指标要求。
 
  此事一出,业界爆发出两大观点。其一是认为国产仪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应该想着提升自己,而不是过度宣传自己产品的功能,忽视用户的实际需求。其二是认为国产仪器确实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招标方不应该歧视国产,更不应该在招标文件上“做文章”。实际上,国产仪器之所以不受待见,也是长期以来圄于低端、不思进取的后果,很多单位拒绝国产是因为其质量不过关。不过反过来,很多国产仪器确实已经可以达到进口仪器的同样性能,用户也不妨给国产仪器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无论是进口仪器还是国产仪器,都应该摘掉所谓“进口”和“国产”的帽子,只看技术参数及性价比。
 
  后是所有投标企业深恶痛绝也是防不胜防的问题——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的“暗箱操作”。此前部分单位监管人员因为在仪器仪表招投标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而被处理,不少行贿的投标企业也受到了惩处。在某些人眼中,这是“行走江湖”必须遵守的一种“潜规则”,好像不送礼就办不成事。事实上,仪器仪表厂商想要长远发展,不应靠“潜规则”牟利,而是应当积极寻求良性竞争。在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时,理应义正言辞地拒绝甚至予以举报。同时好好研发技术产品,做大做强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在招投标中更有底气。希望广大仪器仪表厂商能够始终遵守公平的市场秩序,肃清行业内的不正之风。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