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国自主研发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验收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我国自主研发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验收

2018-08-29 08:55:54来源:中国仪表网关键词: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阅读量:1540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近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继自主研发核电站用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之后,其新研发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也顺利通过验收。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总隶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座落于四川省绵阳市。研究所主要从事武器总体工程设计、先进的大科学试验装备研制、环境试验与测控、工程力学与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涉及到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机械设计、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测试技术、自动控制、材料等二十余个学科专业,是集基础理论研究、工程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核电站传感器是核电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关键元件之一。但是核电站传感器使用环境恶劣,需要长期在高温高辐照环境中可靠工作,市场上通用的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根本无法满足。
 
  在高辐射环境下,组成传感器的每一种材料都要耐辐射,要在经历108rad辐照(相当于核电机组工作60年的辐照剂量)后还能保持性能不变。同时,高温对传感器来说也是致命的,普通传感器在几百摄氏度下根本就没了信号,都被“热”坏了,而核电传感器需要在高温下稳定地“站岗”,以便“听诊”出每一次故障。
 
  2014年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已经开始了对核电用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和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的研发。2015年8月,该所研发的配套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高温耐辐射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验收;2017年10月,该所研制的配套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的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验收;今年7月耐辐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验收,供“华龙一号”国内首台示范工程福建福清5号、6号机组泄漏监测系统上使用。
 
  该设备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泄漏监测系统配套,已提供“华龙一号”的福清5号、6号机组投入使用。这一系列产品的交付,标志着我国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拥有国产化的核电安全监测“听诊把脉”设备。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新华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