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国首套深海无缆式湍流混合剖面仪在南海完成海试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我国首套深海无缆式湍流混合剖面仪在南海完成海试

2018-08-07 16:15:35来源:中国仪表网关键词:深海探测阅读量:1880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方面掌握技术。
 
  2017年,由中船重工第722研究所研发的大地电磁探测仪顺利通过了由湖北省科技厅、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的验收,为我国深海探测增添一“神兵利器”。
 
  近日,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在我国南海海域试验了国内首套深海无缆式湍流混合剖面仪,并获取了该区域的海洋混合及温盐剖面等数据,对完善海洋环流与气候模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探索一号”科考船是我国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同时也是万米深度潜水器。2017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搭乘“探索一号”科学考察船从三亚启航,开赴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装备试验任务。
 
  科考队除了进行大深度海底地震试验工作,还重点进行了深渊生物学、深渊生态学、地质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并针对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仪、海底电磁场仪等万米级深海装备进行了深海试验。
 
  2018年7月25日至7月28日进行的海试任务,是在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和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支持下进行的。进行测试的国产化深海无缆式湍流混合剖面仪,由中科院深海所田川副研究员团队研制。
 
  仪器全长2.3米,空气中重量100公斤,设计工作深度4500米,配备两支湍流剪切探头,两支快速温度探头及温度、盐度、深度传感器。其无缆式设计,能适应深海观测的需求。
 
  海洋湍流混合是由海面风场、海底摩擦、内波破碎等动力过程触发生成。近年来,海洋湍流混合研究已成为物理海洋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得到充分的重视,取得系列重大科学发现,深化了人们对大洋温盐环流驱动机制的理解和认识。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对于深海的混合观测研究还是空白。
 
  此次海试共完成了3次剖面观测,湍流仪大下潜深度1200米。通过它,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该区域的海洋混合及温盐剖面等数据,有效填补了我国在深海湍流混合观测的技术空白,为开展全海深湍流仪的研制打下技术基础。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新华网,海南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