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悄无声息”搞破坏 臭氧超标成治污焦点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悄无声息”搞破坏 臭氧超标成治污焦点

2018-08-02 15:51:07来源:中国环保在线关键词:臭氧超标阅读量:1483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高温晴空下的“隐形杀手”——臭氧,成为炎炎夏日棘手的环境问题。污染源来源广泛,情况复杂,且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臭氧污染监测以及防治非常关键。
 
  2018年7月31日,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会议强调,二氧化硫、PM10以及PM2.5年均浓度下降明显,但臭氧和二氧化氮污染日趋凸显。
 
  实际上,早前,PM2.5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显著威胁,一系列污染治理的重心也是以此为主。然而,当下已经有一批城市转而发现,臭氧污染悄然上升成了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头号威胁。
 
  究其原因,臭氧污染形成的主因来自于移动源,并且与人们所熟知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相关联。光照强、气温高、风力弱的夏季气候条件,更是为臭氧生成提供了“温床”,导致不少地区都拉响了臭氧超标警报。
 
  为此,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消耗臭氧层物质执法专项行动启动及培训会。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就是对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的全面排查。据悉,生态环境部将抽调全国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交叉检查,重点问题跟踪督办,旨在削弱来自企业生产的臭氧生成威胁。
 
  随着减排工作的推进,无论是PM2.5还是PM10,或者是臭氧污染,都能够在精细化管理下获得治理。我国正值入夏阶段,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更是紧锣密鼓地铺展开来,从拦截污染源到重点监测,再到制定应急预案,层层把关。
 
  面对“悄无声息”却能造成严重破坏的臭氧污染,注重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氨氮化物排放成防治关键。也就是说,机动车废气排放、建筑装修喷涂、工业生产某些特定污染物排放以及餐饮油烟等都将是治理对象。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已经问世,对温室气体控制的手段也许能够复制到臭氧污染防治上也未可知。
 
  当然,这种设想是否能够实现尚未可知,但是业界确实有关于臭氧应用的命题。在人们的印象中,地球臭氧层一直是阻挡强紫外线的保护膜,其本身应该是能够发挥有益作用的存在。
 
  而实际上,臭氧也确实在很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例如,臭氧发生器会专门制造臭氧来进行水的消毒、食品的消毒、医疗消毒等等。在善加利用的前提下,臭氧“强氧化剂”的特性就成为了消毒抑菌的利器。
 
  尤其是,臭氧在水处理行业有着明显的工艺优势,是获得行业广泛认可的清除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微生物的手段。因此,控制好用量浓度,臭氧应用还是非常绿色健康的选择。
 
  综合而言,臭氧本身算不上有害物质,浓度超标却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目前,从源头控制臭氧形成是为有效也是更注重可持续性的方法,各项措施有序落地,污染防治成效逐步开始凸显。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