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炎热或成自然灾害?仪器如何知暑降暑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炎热或成自然灾害?仪器如何知暑降暑

2018-09-30 16:51:54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气象站阅读量:3871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近期,随着高温天气的连绵不断,日本因中暑而送医的人数创下了新高。另一边,与日本相爱相杀的韩国,情况也不容乐观。在连续蒸了10天“桑拿”以后,韩国政府更是计划将炎热列为自然灾害。而我国,也依旧不辜负“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话。直逼40摄氏度的高温,不但会让仪器设备死机,更会让人们的大脑当机。之前小编们已经为大家讲过如何为仪器降温,今天就讲讲仪器如何帮助人们知暑降暑吧。
 

 
  一直以来,国内各地的气象局都会配备各式各样的气象仪器,主要用于预测未来几日的天气状况。因此,各地气象局也能够及时发布高温或者其他天气预警,提醒百姓为出行做好防护准备。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便利了百姓的生活,还能有效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
 
  首先,气象站作为气象仪中重要的“知暑”工具之一,主要可用于观测获得环境温度湿度、地表温度、风向风速、紫外线辐射、土壤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日照时数等多项气象要素的数据指标。根据用途,气象站可分为森林火险气象站、电力气象站、景区气象站和社区气象站等。因其具有稳定可靠、检测准确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军事、交通、农林、科考、水利等领域。另外,风速报警仪、温湿度记录仪、自动雨量站、风速风向仪等气象仪器,可以分别用来监测的风速、空气湿度、平均降雨量等,也都是夏季进行台风天气监测时不可或缺的好仪器。
 
  大致了解完“知暑”,下面谈的便是“降暑”了。
 
  实际上,去年就已有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便携式的降温仪器。这款降温仪器为固态,体型较小,使用者可将其揣入口袋随身携带。据了解,该降温仪器其实是一款小型制冷器,其核心是研究团队利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出的能够转换电与热能的薄膜。但美中不足的是,该便携式降温仪虽可在5秒内将手机电池温度降低8摄氏度,却难以快速降低周围空气温度。美国的研究员表示,通过这项技术他们将有可能研发出可穿戴式冷却绷带,以及可随身携带供局部降温的小型空调。
 
  除了研发新型降温仪器被动防暑以外,仪器人还可以主动避暑,也就是减少外出作业次数。身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者之一的聚光科技,就曾研发过一款“降暑神器”。这款神器不仅为作业人员有效降暑,甚至让他们连门都不用出了。其实,这是一款大气颗粒物采样器。与传统采样器不同的是,这款由聚光科技的工程师苦心钻研出来的采样器,可以自动更换滤膜。如此一来,采样器使用人员就再也不用每天都冒着太阳前去为仪器换滤膜。
 
  不难看出,想要真正克服高温,中国乃至的科技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仪器人们不妨也学习聚光科技换一个角度出发,完善仪器的使用性能、缩短仪器操作时间,同样也能帮助使用者做到真正降暑。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前瞻网、中国新闻网、聚光科技)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 关注!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报告发布

    为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
    2024-06-13 08:47:52
    1335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