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沃土孕育新能源 青海多维度并进打造示范样本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沃土孕育新能源 青海多维度并进打造示范样本

2018-07-02 09:57:40来源:中国环保在线关键词:清洁能源阅读量:1617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绿电9日”圆满收官,水光风多能互补100万千瓦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成功并网,第五届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激动人心……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为青海新能源建设添光增彩。
 
  2018年6月29日,青洽会“绿电9日”圆满收官。创纪录的9天216小时,全靠水电、光伏和风电供电,青海在7天168小时的大胆尝试之后再创佳绩。
 
  青海省,我国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也借助自己的各方面建设和开发优势成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示范区。6月24日,青海在建大新能源项目也成功并网发电,水光风多能互补100万千瓦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另外,第五届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也是青海省相当受关注的一项盛事。从特技表演到汽车射门,从漂移甩尾到行驶跳人,电动汽车优越的性能得到正名,让更多人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海省发展新能源事业增添了更多生命力和号召力。直接地让人们感受到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处,并且在技术研发、设备优化、消纳创新和发展渠道拓宽等方面,青海也走出了特色道路。
 
  6月27日,青海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致力于电池及组件、光伏储能一体化以及智能管理和集成电路多晶硅材料等的研究。当然,这只是青海新能源产业优化工艺的缩影。
 
  细数青海省获得的成就,太阳能发电量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成以上。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在水光互补、多能互补、特高压电网等层面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了“大美青海”的一张靓丽名片。
 
  可以说,青海省成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沃土,正在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优势。一方面是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背靠政策支撑,青海新能源产业壮大几乎毫无悬念。那么,针对被普遍关注的“三弃”问题,青海省拿出了怎样的方针呢?
 
  多措并举,推动升级是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所谓的“三弃”,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发电量与消纳量之间的不平衡。那么,在确保发电规模不下降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消纳能力显然是必选之路。
 
  青海省积极从“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号召中寻找清洁能源商业化的出口,并且推进阳光扶贫工作,大范围拓宽清洁供暖覆盖区域。同时,为农牧民配备电热炕、电热膜,多渠道打通内消路径。
 
  而说到外消,青海省依托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和丰富电力交易,在外送、调峰等衔接工作上不断扩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为契机,青海创建了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加快驱动产业升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预计,到2020年,青海首条特高压直流通道也将投产,每年可输送清洁电量超520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在综合发力,科学规划,长远考量的基础上,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开局,还有着非常明朗的战略未来。
 
  供给侧改革纵深挺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青海样本”以其高站位、高标准,长远规划、创新精神,潜力、成功经验,为全国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依据。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