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世界环境日刚过 环境监测新动态大盘点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能源环境

世界环境日刚过 环境监测新动态大盘点

2018-07-27 11:54:23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环境监测阅读量:2652
我要评论

导读:自世界环境日成立以来,我国就在积极响应节日号召,举行各类环保活动。而环境监测作为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近期环境监测相关的动态。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自世界环境日成立以来,我国就在积极响应节日号召,举行各类环保活动。而环境监测作为开展一切环境工作的前提,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近期环境监测相关的动态。
 

 

  杭州:第十三届全国环境监测站行风建设座谈会召开
 
  为推进环境监测站的持续发展,第十三次全国环境监测站行风建设座谈会于2018年5月底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的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传达学习了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精神,深入分析了行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面总结了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行风建设上的举措和经验,并对下一轮行风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等。会议期间,总站还组织各监测站主要负责人到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参观考察,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实验室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均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评价。
 
  小编点评:全国环境监测站行风建设座谈会,为全国各地环境监测站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方向,也我国的环保事业提出了指导意见。可以说,该座谈会就是国家环境监测站发展道路上的指向标。
 
  余杭:“布天罗,织地网”,环境监测全包围
 
  据报道,浙江省余杭区于2017年底已建立起27处气站,所有气站均配备PM2.5分析仪、气象六参数分析仪以及臭氧分析仪,基本实现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全面覆盖。除了“天罗”的布置外,“地网”的“编织”也在不断完善。今年5月份,余杭区新增的5处市控以上水质自动监测站基本建成,均配备有水质五参数、氨氮、总磷和总氮等物质的分析仪器。下一步计划根据地表水自动站的技术规范,将进行单机调试与质控对比,期望水站尽早顺利开展监测工作。
 
  小编点评:“天罗地网”的不断完善,标志着余杭区大气环境及水质监测、预警能力的均有增强。如此一来,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区域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引导公众更加走近、了解生态环境监测,从而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江苏谁签字谁负责,数据造假忍不得
 
  环境监测数据是各地环境情况的直观反映,因此国家一直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持有“零容忍”的严苛态度。昨日,江苏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江苏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江苏省将于今年完成全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并于2020年前建立起健全的环境监测数据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此外,方案中还提到要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杜绝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这一恶劣行为。
 
  小编点评:江苏省如此快速地出台相关政策也体现出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的高度重视。希望该政策能有效落实,尽快消除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这一现象。
 
  昆明整治黑臭水,兄弟部门一起来
 
  黑臭水体治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标志性战役之一,也是治理江河湖泊污染的关键。昨日,昆明经开区召开相关会议,提出明确整治目标,制定工作联动机制,多部门同心协力展开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各相关单位需明确工作职责,共同出力做好整治工作。除此之外会议还要求各部门应围绕重点区域展开排查,并按照部门职责划分,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以确保黑臭水体问题得到整改。
 
  小编点评:自水十条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就掀起了一阵黑臭水体治理的风潮。昆明市此次计划开展的联动工作,可以快速抓住问题根源,解决问题,有效地遏制黑臭水治理时“踢皮球”的行为发生。总体看来,这一举措非常符合群众的期待。
 
  结语: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联合部门落实行动,都是建立良好的环境监测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打好环境保护这场战役的基本方针。相信在各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一起努力下,我们定能赢得漂亮的一仗!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余杭新闻网、南报网、昆明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