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环保工作岂能儿戏? 监测数据造假被判刑!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时事聚焦

环保工作岂能儿戏? 监测数据造假被判刑!

2018-09-29 09:37:29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环境监测阅读量:3626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时事聚焦导读:福建省南安市首例自动监测数据造假污染环境案近日在南安市人民法院正式宣判,泉州市南翼污水处理厂中控调阅员邱某获刑。
 
  环境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能够体现环境治理的工作水平,是环境责任考核时有说服力的依据。作为环境管理的“眼睛”和环保执法的“哨兵”,环境监测的要务是求真务实。对于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这种害人害己、遗祸千年的行为,必须下大力气常抓不懈,绝不姑息纵容。
 
  以往环保部门调查走访当中也常常会发现一些在环境监测数据上弄虚作假的企业单位,纷纷进行了严惩和整治,但此案的涉案单位竟然是身为环保“卫兵”的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这种行为比起一般企业造假行为更加严重,影响更大,也必须予以更严厉的打击和惩处。
 
  造假一时,祸害一世。环境监测数据失真比缺失更可怕,社会危害性极大,数据造假不仅会对重要决策产生误导,贻误了佳治理时机,拖累环境质量改善进度;还隐瞒了公众,剥夺了公众知情权,影响了公众对环保部门的信任,在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时还可能会干扰应急预警机制,威胁公众生命安全。
 
  环境监测数据是体现我国环境状况的晴雨表,监测数据的真假决定着晴雨表的真实性,而监测数据的造假让晴雨表失真,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如今,随着新规的出台数据造假受到的责罚已经不是罚款和停产整顿这么简单,而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希望广大生产者和监测者能够引以为戒。
 
  文章的后,笔者还想告诉大家,环境监测关键在于人,而非仪器设备。虽然购置仪器设备可以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真实,但是监测者一旦想要造假,完全可以在仪器上动手脚。所以我们的环境监测部门以及企业单位要把好关,打击造假行为,而有关群众和媒体也可以做好监督,一旦出现破坏环境监测设备或者弄虚作假的行为就要及时举报。
 
  针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治理建议
 
  不法人员不仅可以通过软件直接更改监测仪器数据,更能够亲自上手人为干扰监测仪器工作。面对通过软件直接更改监测仪器数据情况环保部门在监测仪器采购时应提出更高要求,确保仪器的智能性与安全性,让监测仪器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数据防止修改,更能够智能联网及时上传监测数据,从仪器自身系统安全性着手让不法人员没有空子可钻。
 
  而对于不法人员直接在仪器身上“动手脚”的行为,监管部门可以在监测现场安装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关注监测仪器以及仪器采样口动态,让妄想在仪器身上动手脚的行为无处可藏,杜绝不法人员在监测仪器身上做“小动作”。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