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距离跨国公司还有多远?仪器企业需提升化经营能力(上)
资讯
微谱检测有奖调研
当前位置:仪器网>新闻首页>行业要闻

距离跨国公司还有多远?仪器企业需提升化经营能力(上)

2019-03-07 17:30:55来源:中国仪器网关键词:化经营阅读量:3820
我要评论

  【中国仪器网 行业要闻】在经济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贸合作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产品出口、技术输出、服务输出、对外投资、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向海外。仪器仪表行业也不乏积极“走出去”的出海企业,但是真正成为具有跨国公司级别的却少之又少。
 

化经营
 
  我国在政策当中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而这种“化经营能力”恰恰是当今很多仪器仪表企业所缺乏的。与赛默飞、安捷伦、岛津等跨国企业相比,我国具有影响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少之又少,实力相差较为悬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化经营能力体现在企业实力、企业家精神、应对东道国市场规则的能力三大方面,其中包括雄厚的资产、在调动资金的能力、化人才储备、企业发展战略、本土化等等。下面就这些特征,结合我国仪器仪表企业化经营能力,看看他们距离跨国企业还有多远。
 
  要想成为一家跨国企业,雄厚的企业实力是必备的前提。企业实力包括资产规模、融资规模和人力资源。本篇文章就先从企业实力的三大方面出发:
 
  资产规模
 
  从每年仪器企业TOP10、TOP20这类的榜单以及各家跨国仪器企业的财报当中,都能清晰地比较他们的资产规模情况。以赛默飞世尔科技2017年的财报为例,去年赛默飞的营收为209.2亿美元,登顶2017年仪器公司TOP20榜单。在这个榜单中,排名第20的Tecan,去年仪器销售额也达到了3.38亿美元。而国内仪器企业大部分产值都低于1000万元,唯有少数企业能够达到上亿级(注意:这里指的还是人民币)。收入已经拉开了一大截,资产规模自然无法相提并论。横向来看,我国仪器仪表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跨国仪器企业比较仍有较大差距。
 
  融资规模
 
  企业“走出去”不仅要靠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还需要借助市场上的融通资金。跨国企业的融资金额往往比较高,这是国内企业还难以获得的。不过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国家也在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但是国内仪器企业对金融市场产品和规则不够了解,容易被一些金融专业机构误导。这意味着“走出去”的企业必须掌握一定的融资知识,对融资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很多跨国企业都会实施积极的并购活动。赛默飞世尔科技就是一家热衷于“买买买”的“并购狂魔”,去年收购收入增加了9%,部分通过并购获得的新业务也表现不俗,为企业营收贡献不小。可以说,并购是跨国企业得以迅速壮大的捷径。不过,资金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企业还不足以承担得起并购带来的风险,目前国内仪器企业的并购案例并不多。海能仪器采取过几次跨国收购,前年跨国并购GC-IMS制造商德国G.A.S.,去年年末又宣布购买欧洲DL公司HPCE相关技术。此外,博晖创新曾经收购美国质谱公司Advion 100%的股权,雪迪龙也曾出资164万英镑控股KORE 51%的股权。天瑞仪器、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国内仪器企业也实施过跨国收购或者注资控股,走在了国内仪器行业的前列,也具备了一定的跨国企业的特征。
 
  人力资源
 
  一家化企业必须要有化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能力,还需要了解和善用经济贸易活动的规则与惯例,在交流当中要更加游刃有余,甚至要能够积极融入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赛默飞世尔科技在50个国家拥有37000名员工,人才储备是足够的。来自意大利南部的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一下子拉近了与中国用户之间的关系。他不仅学说中文,还特别喜欢中国的川菜,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也比较深入。这些例子对于国内仪器企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仪器仪表并非热门专业,毕业后很多专业人才又都倾向于选择跨国企业工作,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常常因为“人才荒”叫苦不迭。而企业化又必须要求人才具备更多能力,这样的化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企业实力、企业家精神和应对东道国市场规则的能力都是成为跨国企业的关键。那么,除了企业实力之外,我国仪器仪表企业距离跨国企业还有多远呢?下篇将继续通过国内外企业之间的比较进行深入展开,为仪器企业提升化经营能力支点招。
 
  (本文参考资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更多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7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