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联系方式
技术文章
臭氧层空洞危害到底有多少呢?
点击次数:1767 发布时间:2014-11-2
臭氧层空洞危害到底有多少呢?
近日,中国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这个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zui远已经延伸到纽约上空。专家发出警告说,皮肤癌风险或将提升。
臭氧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带有干青草和腥味的天蓝色气体,在光热作用下易分解,有强氧化作用,能与很多元素和有机物反应。在雷电,高压放电,汞、氙等放电管的紫外照射,α射线照射下;焊接、电解、氢氧火焰或过氧化物的分解等时,都有发生。臭氧在大气中的本底浓度为0.001ppm。在紫外线较多的高山地区,标高3000m时的浓度可达0.03~0.04ppm。在大气层20~25km附近可达11ppm。O3是光化学烟雾中有害气体的组成之一。人能感觉0.005ppm,0.1ppm即对鼻和咽有刺激作用。大于0.3ppm时能引起哮喘、支气管炎、咳嗽、嗅觉障碍、呼吸困难和昏睡等。在15~20ppm时可患肺气肿直至死亡。长期暴露在1ppm下能发生肺癌。
臭氧层
臭氧层是平流层中臭氧集中的层次,极大值在20~25km高度上。臭氧是氧原子与氧分子在第三体(N2、O2)参与下产生的,因高层大气中气体分子太,低层大气中光离解的原子氧又太少,故只在平流层内形成了臭氧层。据观测,臭氧含量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臭氧层厚度在春季zui大,秋季zui小,高纬地区的季节变化更明显,zui大臭氧带靠近极地,赤道附近是极小值。
2 何种物质造成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损耗指什么?
臭氧的减少和臭氧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业中所使用的一些化学物质的破坏作用,特别是用作制冷剂的含氯氟烃。此外,温室效应增强使地球表面变暖而平流层变冷,也是导致臭氧层空洞出现的原因之一。
臭氧层损耗是指低层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如含氯氟烃(CFC)经输送到平流层,分解产生的原子氧破坏了那里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臭氧层空洞的现象。
臭氧层损耗是指低层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如含氯氟烃(CFC)经输送到平流层,分解产生的原子氧破坏了那里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臭氧层空洞的现象。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有哪些?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主要来源于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有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它们是造成平流层臭氧损耗的zui重要因素,这些造成臭氧层破坏的化合物统称为臭氧层损耗物质。目前的臭氧层损耗物质包括:1、氟氯化碳和哈龙,主要是氟利昂CFC-11、CFC-12等和哈龙Halon-1211、Halon-1301、Halon-2402;2、其他全卤化氟氯化碳,如CFC-13、CFC-111等10种化合物;3、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4、氟氯烃类,如HCFC-21、HCFC-22等共74种;5、甲基溴。
在臭氧层的研究和保护过程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氟利昂和哈龙类化合物。科学研究发现,这些物质在对流层中不发生光分解作用,也基本不在对流层被氧化,由于难溶于水,也不易被降水去除。因此这些臭氧损耗物质的大气寿命相当长。科学研究表明,氟利昂类物质也是温室气体,它们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比二氧化碳要强得多,因此具有破坏臭氧层和影响气候变化的双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