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燃气体:催化燃烧式传感器
就像微型燃烧室,传感器内的铂金丝线圈裹着催化层。当甲烷等可燃气体进入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无焰燃烧,导致铂金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化。通过精密电路测算电阻值,即可换算气体浓度。这种技术对0-100%爆炸下限(LEL)的检测误差仅±3%,能在燃气泄漏初期发出预警。
2. 有毒气体:电化学传感器
仿生学设计的“电子肺"结构,内部充满电解液。以硫化氢检测为例:气体透过薄膜进入反应腔,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H₂S → SO₂ + H2O),释放电子形成电流。电流强度与气体浓度严格正比,0.1ppm的精度足以识别致命剂量(H₂S致死浓度为800ppm)。
温度补偿系统:内置高精度温感芯片,消除-30℃~50℃环境对检测的影响
多层过滤膜:0.3微米孔径特氟龙膜阻挡粉尘、油雾,却允许气体分子自由通过
为什么必须“便携"?
固定式探测器存在15%以上的监测盲区。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气体分布呈现分层特性——甲烷聚集顶部、硫化氢沉在底部。手持设备可进行立体扫描:
① 顶部30cm检测可燃气体
② 中部呼吸带检测氧气(安全值19.5%-23.5%)
③ 底部20cm捕捉有毒气体
这种梯度检测模式,比固定设备的安全率提升4倍。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