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中国拟调垃圾焚烧排放国标 二恶英降至原来1/10
点击次数:252 发布时间:2014-12-3
中国拟调垃圾焚烧排放国标 二恶英降至原来1/10
垃圾焚烧厂,这几年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上个月,浙江余杭村民聚集反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此前,广州番禺、北京六里屯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民众的反对理由中,“污染环境”无疑是的一种声音。根据相关统计,2012年北京垃圾焚烧占垃圾处理总量的两成,到2015年预计四成垃圾将通过焚烧处理。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对垃圾焚烧排放物中zui受关注的二恶英类,欧盟在2000年制定的标准中规定其测定均值低于0.1纳克/立方米,北京市地方标准与其相同,中国现行国标则是1.0纳克/立方米,是该标准的10倍。不过,日前,中国在对垃圾焚烧排放标准的修改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该标准改为0.1纳克/立方米。
垃圾分类
2009年北京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部署推进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
截至2013年底,近3000个居住小区完成分类达标试点。2014年,北京市将再实施400至500个小区试点,使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70%。
二恶英
是一类有害物质,可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损害免疫系统,干扰激素,还可以导致癌症。
由于二恶英普遍存在,因而所有人都有接触的环境且身体里都有一定程度的二恶英。正常环境的接触总体上不会影响人类健康。
注释:对zui受关注的二恶英,欧盟2000标准规定其测定均值低于0.1纳克/立方米(1纳克等于0.000001毫克),中国现行国标则是1.0纳克/立方米,是其标准的10倍。
再如重金属汞,欧盟与中国的标准分别是0.05毫克/立方米与0.2毫克/立方米,其余如镉、它和铅等重金属,现行国标均高于欧盟标准。
■ 专家观点
“二恶英类排放
现行国标已在
安全线以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在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下,焚烧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垃圾处理方式,兼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目前的*可行技术。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二恶英有一个*可摄入量的安全标准,虽然中国现行标准中对二恶英类排放的规定值是欧盟标准的10倍,但其实际已经在安全线以下了。国内的垃圾焚烧厂在实际工作中,污染物排放很难做到每时每刻都符合国家标准。而欧盟的标准则是检测10次有几次合格的就算合格。
新国标与欧盟标准在二恶英类的排放上看齐,意味着其污染物排放达到了一个更为安全的等级。
“垃圾处理出路
在于分类回收
资源化利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国外已经开始在反思垃圾焚烧的方式。垃圾处理的出路在于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
垃圾焚烧实质上是一种污染转移,只是把部分污染物由固态转化成气态,其排放的上百种污染物组成极其复杂,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尤其是二恶英类污染物,属于*的一级致癌物。
新京报记者 饶沛
垃圾处理方式
填埋
将垃圾倒入底部和四周进行过防渗处理的填埋场进行封闭。
优点:技术成熟,处理量大,适用范围广,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在国内被广泛应用。
缺点:大量占用土地,垃圾分解速度慢,填埋场具有容量限制,填满后必须封场。
焚烧
将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800℃~1000℃)条件下经过燃烧反应,可燃成分充分氧化,zui终成为无害稳定的灰渣。
优点: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其热能被转变为蒸汽,用来供热及发电。垃圾焚烧厂占地面积小。
缺点:对垃圾的热值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此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二恶英等有害物质排放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