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仪器网

|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18600631915

technology

首页   >>   技术文章   >>   如何分清余氯、总余氯?

得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如何分清余氯、总余氯?

阅读:1736      发布时间:2021-8-31
分享:

什么是余氯/总余氯?

①、余氯(又称游离氯):指以次氯酸(HClO)、次氯酸盐离子(ClO-)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Cl 2)存在的氯。

②、化合氯:指以氯胺形式和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③、总余氯(又称总氯):指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余氯/总氯从何而来呢?


消毒工艺上通过投加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气、二氯异氰尿酸钠(又称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对水质进行消毒。


(1)、以次氯酸钠消毒为例: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主要化学式:


NaCLO+H20=HCLO+NaOH


HCLO=HCL+[O]


次氯酸钠消毒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再者,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2)、当现场使用氯气消毒时:


氯气被加入水中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不同的水质其化学反应的过程虽不一样,但终起消毒作用的产物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


①、当水中无氨氮存在时


CL2+H2O→HOCL+H++CL-


其中HCLO是一种弱电介质,可以分解成次氯酸根离子


HOCL→H++OCL-(可逆)


HCLO和OCL-都具有氧化能力可以消毒,其中次氯酸是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以破坏。次氯酸根已离子形式存在本身带有负电,所以很难靠近带负电的细菌,所以它的消毒效果差,所以氯消毒主要靠次氯酸。经过研究发现影响氯中次氯酸的百分含量的关键因素是PH,只有在PH6.8~8.5范围内,次氯酸杀毒效果。


②、当水中有氨氮存在时


HOCL就会和氨化合,产生一类叫胺的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氯胺)其成份视水的pH值及CL2和NH3含量的比值而定。

如果特殊地区水中氨氮含量较高,那么水中杀毒多以氯胺为主。具体分为如下三种形式:


NH3+HOCL→NH2CL+H2O(一氯胺)


NH3+2HOCL→NHCL2+2H2O(二氯胺)


NH3+3HOCL→NCL3+3H2O(三氯胺)


氯胺的产生在于HOCL,但PH对氯胺也起到关键作用。当pH处于5~8时,一氯胺和二氯胺是同时存在的,在此范围内pH值越低二氯胺的含量就多一些,二氯胺本身的杀毒效果也较强,所以也是有利于消毒的。三氯胺只有在PH低于4.4时才产生,一般饮用水中不太可能产生。


(3)当现场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时:

其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与氰尿酸,氰尿酸作为稳定剂无法分解,由次氯酸起到主要消毒作用。

针对上述介绍中提到消毒剂,德国RG均有专项余氯、总氯传感器进行检测。


①、若现场采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或氯气消毒,可考虑选用DCS系列余氯传感器;


②、若现场采用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可考虑选用耐异氰尿酸干扰的DCC系列余氯传感器;


③、若现场采用氯胺或因污水中氨氮浓度过高,可考虑选用DCP系列总氯传感器。


具体参数特性详见下图:

会员登录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