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仪器网

|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18600631915

technology

首页   >>   技术文章   >>   石油产品在低温时失去流动性的原因分析

得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

立即询价

您提交后,专属客服将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石油产品在低温时失去流动性的原因分析

阅读:742      发布时间:2021-7-28
分享:

石油产品在低温时失去流动性的原因

在低温下油品是逐渐失去流动性的,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根据油品组成的不同,油品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有两种。

   (1)黏温凝固

   对于含蜡少的油品或不含蜡的油品,当其温度降低时,黏度迅速增大,当黏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油品就会变成无定形的黏稠玻璃状物质而失去流动性,这种现象称为黏温凝固。油品凝固现象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影响黏温凝固的是油品中的胶状物质以及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

   (2)结构凝固

   对于含蜡较多的油品,随着温度的降低,油品中高熔点烃类的溶解度降低,当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以结晶析出。初析出的是肉眼观察不到细微的颗粒结晶,使原来透明的油品变浑浊。继续冷却,蜡的结晶就会逐渐长大,进一步降温,蜡的结晶大量生成,形成的网状的结晶骨架,就会将液态的油包在其中,使整个油品失去流动性,这种现象称为结构凝固(或构造凝固)。影响结构凝固的是油品中高熔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及带长烷基侧链的环状烃。

   无论是黏温凝固还是结构凝固,都是指油品刚刚失去流动性的状态,实际此时油品并未凝固成真正的固体,而是一种黏稠的膏状物状态,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流动性而已。


会员登录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