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鸿鸥成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地震监测预报常识

时间:2019/3/18阅读:307
分享:

 地震监测预报常识 

什么是地震预报

  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    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    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    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    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

地震预报研究,在世界和我国大约都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的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例如,1975年,我国成功预报了24日发生于辽宁海城的7.3级强烈地震,并在震前果断地采取了预防措施,使这次地震的伤亡和损失大大减小。

但是,地震预报是*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有关方法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科研人员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可以概括为:

(1)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2)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3)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对地震预报的发布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发布。   

 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根据地震监测信息研究结果,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作出预测。其他单位和个人通过研究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当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的县级以上地方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书面报告,或者直接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收到书面报告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进行登记并出具接收凭证。  

    观测到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也可以直接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登记并及时组织调查核实。

与地震有关的宏观现象

    震前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宏观异常的观察和观测要领

1.宏观异常观察和观测

  (1)定点观察与群众性观察。定点观察一般由区县地震工作部门承担,1978年唐山地震后,我国绝大多数区县地震工作部门都开展了宏观异常的定点观察工作。群众性观察可分为观察点、观察哨及群众性普遍观察三个层次。

 (2)观察点的布设与观察对象的选择。宏观点一般布置在活动断裂带的两侧或其拐点、端点、交叉部位的基岩露头地区,要尽量避开环境和人为干扰,而选择环境比较安静、工农业生产干扰小、无环境污染的地区。

    宏观观察对象的选择应该本着易于观察、易于识别、受环境干扰小等原则。动物观察对象应该饲养简单,生命力强,选择多种观察动物时还应注意到种群之间应避免相互影响。尽可能选择已被证明对地震有一定反应的动物。

2.宏观异常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1)震前地下流体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内容和方法。在地震史料记载中,震前地下水位升降变化为常见,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也较为普遍,即主要表现为水温变化、翻花、冒泡、打旋、发浑、变色、变味等。对地下水的观察,不仅要了解地下水变化的原因,还要了解地下水(如井泉水、龙潭水、温泉水)所处的构造部位、水的补给源、正常动态、干扰因素(降雨及工业用水、农田灌水、气候变化、季节变化、补给源变化)以及正常水温变化范围、水的透明度等。 

(2)震前动物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内容和方法。对鸟类,如对家鸽的观察主要以惊飞、视听反应和进窝时间等为主。其他鸟类,如鹦鹉等,一般以撞笼不休,惊叫等为异常。鱼类以浮跳、上蹿、惊游、跳出、扎水、尾巴上翘、活动加剧等行为反应为多。对大牲畜、家畜、家禽、狗、猫、蛇等陆生动物的观察应选择23种作为代表,重点从行为活动和生活节律两方面进行观察。

 (3)其他震前宏观前兆的观察。在地震前的短期和临震时段,在未来震中地区除地下流体、动物出现宏观异常反应外,还可能在未来的发震构造带上和极震区出现局部大气增温、地裂缝、地面凸起或塌陷、人感不适、植物异常、局部热异常、地声、地光、地气雾等震前宏观异常现象。

 

我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和监测能力

 根据我国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格局和地震危险性分布,参考不同地区人口密集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与地方相结合的多学科、多方法、以固定台为主、流动台为辅的地震监测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已具备一定规模。地震监测台网主要由测震、地形变、电磁和地下流体等测项组成。监测台站负责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台网中心负责数据汇集、整理存储、处理分析、产品服务以及运行管理。

  我国陆域测震能力普遍已达到2.5级,华北、东北、华中、西北、华东地区基本达到2.0级,首都圈等人口密集地区可达到1.5级,与发达国家平均1.5级的监测水平有一定差距。测震台网一般1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

 

如何识别地震谣传

 地震谣传是指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将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地震谣传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场范围较大的地震谣传,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可能不亚于一个破坏性地震。

   预报的地震震级很,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言,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是谣传。识别谣传简单的办法是问一问当地或地震管理部门,或查询地震部门网页信息公告,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媒体信息公告,一来消息的真伪可以立刻水落石出,二来也可以让部门及时了解情况,迅速平息谣传。

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

    在听到地震谣传时,要把握如下原则:

    (1)不相信。尽管地震预测尚未过关,但是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不要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地震谣传。
    (2)不传播。应当相信,只要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发生,是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因此如果听到地震谣传,千万不要继续传播。
    (3)及时报告。当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及时向当地和地震部门反映,协助地震部门平息谣传。
    (4)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我司深井地热监测产品系列介绍:

1.0-1000米单点温度检测(普通表和存储表)

2.0-500米浅层地温能监测(采集器采用低功耗、携带方便;物联网GPRS无线传输至WEB端网络;单总线结构,可扩展128个点;进口18B20高精度传感器,在10-40度范围内,精度在0.1-0.2

3.0-3000米单点温度检测(普通显示,只能显示温度,没有存储分析软件功能)

4.0-10000米分布式多点深层地温监测(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细分两大类:1.井筒测试 2.井壁测试

有此类深井地温项目,欢迎新老客户朋友垂询!

 

关键词:地热井分布式光纤测温监测系统/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地温监测系统/深井地温监测系统/地热井井壁分布式光纤测温方案/光纤测温系统/深孔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干热岩/干热岩发电/干热岩地温监测/地热井测温系统

 

产品咨询请北京鸿鸥仪器(bjhoyq),

产品搜索:地源热泵测温,地埋管测温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埋管温度测量系统实现实时温度在线监测/地源热泵换热井实时温度电脑监测系统/GPRS式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地源热泵温度场测控系统/地埋管测温/地源热泵温度监控/地源热泵测温

远程全自动地温监测系统/铁路冻土地温监测系统/地温监测系统/城市地温监测自动化系统/矿井深部地温/地源热泵监测研究/地源热泵温度测量系统/浅层地热测温/深水测温仪/深井测温仪/深水测温仪/深井测温仪/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液位传感器/水位计4-20maRS485液位计/GPRS型液位自动监测系统/远程水位监测系统/水利地下水液位监控/远程监控水位/GPRS型液位测量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地下水水位监测/地下水水位监测系统/水位监测/智慧水利

推荐产品如下:

推荐产品如下:

地源热泵温度监控系统/地源热泵测温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