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原理是什么?

时间:2020/9/10阅读:1190
分享:

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原理是什么?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一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可以用来对核酸进行检测和定位。荧光标记的核酸探针只和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核酸杂交,可用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定位,或在分子生态学中用来标记不同分类细菌或古菌中的核糖体RNA。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应用:

用于染色体数目检查,还可用于部位精细改变的检查。用来发现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疾病如21三体Down氏综 合片)18三体(Edward综合征),13体(Patau 综合征),45、XO(turner氏综合征)和47XXY(Klinfelter综合征)。

白血病的诊断方面,该技术极易发现残存的白血病细胞,特别适合*后白血病患者。

实体肿瘤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乳腺癌临床诊断,为单克隆抗体Herceptin的用药给予指导,此外还适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涎腺肿瘤及胃癌等恶性肿瘤。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